跳至内容

牟学网

为人类价值之标准与文化方向而奋斗以伸展理性
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
  • 文章
  • 联系

分类: 中国哲学的特质

《中国哲学的特质》目录索引

《中国哲学的特质》全集本编校说明 再版自序 小序 第一讲 引论:中国有没有哲学? 第二讲 中国哲学的重点何以落… 继续阅读《中国哲学的特质》目录索引

发布日期:2022年5月14日
分类:中国哲学的特质

第十二讲 作为宗教的儒教——本讲是在台南神学院的讲辞移此作第十二讲

  我之所以得在台南神学院讨论这个题目,是归因于荷兰人贾保罗先生的盛意。去年,我和几位朋友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文… 继续阅读第十二讲 作为宗教的儒教——本讲是在台南神学院的讲辞移此作第十二讲

发布日期:2022年1月23日
分类:中国哲学的特质

第十一讲 中国哲学的未来

  中国哲学的中心是所谓儒、释、道三教,其中儒、道是土生的思想主流,佛教是来自印度,而三教都是「生命的学问」,… 继续阅读第十一讲 中国哲学的未来

发布日期:2022年1月22日
分类:中国哲学的特质

第十讲 复性的工夫

  我们以上二讲所论者乃对性之规定,主要系自正宗儒家的两路说:一、自老传统天命天道的观念,至《中庸》「天命之谓… 继续阅读第十讲 复性的工夫

发布日期:2022年1月17日
分类:中国哲学的特质

第九讲 对于「性」之规定㈡孟子一路

  对于性之规定的第一路,是从天命、天道的传统观念开始,而以《中庸》「天命之谓性」为总结。这是绕到外面而立论的… 继续阅读第九讲 对于「性」之规定㈡孟子一路

发布日期:2022年1月12日
分类:中国哲学的特质

第八讲 对于「性」之规定㈠《易传》、《中庸》一路

  以前所讲的仁、智、圣,与及性与天道,都是归结于一个中国哲学的中心问题——「性」的规定问题,这问题可谓历史悠… 继续阅读第八讲 对于「性」之规定㈠《易传》、《中庸》一路

发布日期:2022年1月10日
分类:中国哲学的特质

第七讲 主观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(Principle of Subjectivity and Principle of Objectivity)

  这一讲的目的,是对上一讲作一个原则性的解释。上一讲我们说明了两种遥契「性与天道」的方式,都以仁、智、圣为根… 继续阅读第七讲 主观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(Principle of Subjectivity and Principle of Objectivity)

发布日期:2022年1月10日
分类:中国哲学的特质

第六讲 由仁、智、圣遥契性、天之双重意义

  由仁、智、圣遥遥地与「性与天道」相契合,含有两种的意义:   一、超越的遥契。这方面的含义可从《论语》中孔… 继续阅读第六讲 由仁、智、圣遥契性、天之双重意义

发布日期:2022年1月3日
分类:中国哲学的特质

第五讲 孔子的仁与「性与天道」

  上一讲我们讲由敬的作用,表明天命天道下贯而为性的趋势,归结到《中庸》的首句——天命之谓性。从天命天道下贯说… 继续阅读第五讲 孔子的仁与「性与天道」

发布日期:2022年1月3日
分类:中国哲学的特质

第四讲 天命下贯而为「性」

  上一讲的中心,就是我们不只在敬的作用中,更在我们的本体中肯定自己。这一讲是解释天命下贯而为「性」此过程的涵… 继续阅读第四讲 天命下贯而为「性」

发布日期:2022年1月2日
分类:中国哲学的特质

文章分页

1 2 较早文章

近期文章

  • 《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》目录索引
  • 附录:海德格《实有与时间》
  • 二二、基本存有论如何可能
  • 二一、华严宗真常心系统中智的直觉之全体大用
  • 二十、天台宗之圆教:从无住本立一切法H天台圆教之义理模式

近期评论

  1. 和光 发表在 说「怀乡」

归档

  • 2024 年 12 月
  • 2023 年 11 月
  • 2023 年 10 月
  • 2022 年 12 月
  • 2022 年 11 月
  • 2022 年 10 月
  • 2022 年 7 月
  • 2022 年 6 月
  • 2022 年 5 月
  • 2022 年 4 月
  • 2022 年 3 月
  • 2022 年 2 月
  • 2022 年 1 月
  • 2021 年 12 月

分类

  • 中国哲学十九讲
  • 中国哲学的特质
  • 人文讲习录
  •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
  • 生命的学问

友情链接

  • 季谦先生网
    • 电子邮箱地址
    牟学网
    自豪地采用WordPress。